平遥纱阁戏人也叫 “纱阁人人”,是流传在我省平遥的一种集纸扎、戏剧、造型、色彩、舞美为一身的艺术形式,每个纱阁由木阁、隔断、戏人、道具四部分组成,它是剧目演出实况的缩影,展现了民间艺术匠师的超凡技艺。
纱阁戏人的制作由构思场景、搭骨架、泥塑、上色、加装饰、制作隔断道具六部分构成。除构思设计剧情之外,其余的五道工艺流程是:
第一,用竹木为人物搭骨架。根据戏人不同的特征,用高粱秆、稻草扎成人形支撑重心,大概搭建出所要表现人物的姿态,如肥瘦、男女、文武等体型,摆成各种姿态,站立者需要两秆,坐者仅用一秆。戏人的胳膊是用稻草裹在高粱秆上用铁丝扎紧,摆成各种姿态,最后将人形骨架固定在木阁底板上,为装头、塑手足和穿服饰打好基础。
第三,上色。这是比较难的一道工序,上色采用的材料全部是矿物颜料,这种颜料不仅色泽自然,而且能达到长久不褪色的效果,为了使面部达到年久不氧化、不失光泽,首先要在上面涂一层鸡蛋清,然后靠绸缎打磨出光,所以尽管时隔久远,但是脸谱和色泽依然如新。在阴干36个小时后,将头像用三根木棍绷住,然后裹纸。
第四,加装饰。它是由内而外,分层次来进行的。戏曲人物的服饰除了要求服装的颜色外,重要的就是图案的创作了,它是先用工笔重彩画把服装上较大的图案画在纸上,然后采用民间的剪纸工艺进行加工,然后贴在合适的部位,再用工笔画在服装上进行点缀补充,在处理衣纹的时候为了让人们能感觉到绸缎的柔软性和衣褶的自然性,要在衣服上适度喷水。最后要给人物戴帽子,先用硬纸做成硬胎,上面涂上颜色,再沥粉贴金,最后装饰绒球、绸穗等,几乎和真的凤冠纱帽一样。裹纸是一项重要工序,戏人的形体是否美观主要在于稻草外面的纸裹得是否得当。所用的草纸柔软挺括,不易破碎,等胶水干透外面再裹一层洒金宣纸,将前后心用胶粘住。洒金纸既柔软又有一定的表面张力,做好了像轻纱一样漂亮。
第五,制作隔断道具。隔断是直接用宣纸画成屏风的式样整体贴在木阁后壁上的,每扇上面有诗文或图画。道具也是以高粱秆做骨架,然后用纸扎成上色。等到把戏人和道具都固定在纱阁底板上、装进阁子之后制作才算结束。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