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赵爽)“品牌、人才、经营”如今将会成为北京市属文艺院团改革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而其中抓好人才又是打响品牌,搞活经营的土办法和保证。接连在全国青年京剧演员大赛和全国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上获得佳绩的北京京剧院,显然在这方面尝到了甜头,近日,我们在以往成功育才经验的基础上,刚开始启动一套尖子人才三年培养计划京剧。

北京京剧院固然不需要在青年优秀演员的培养上硕果累累,是同我们摸索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育才土办法密不可分的京剧艺术。著名武生演员杨少春先生透露,该院的育才秘诀主要有以下几招:其一,开办各种学习班,并请院内外的老艺术家为青年演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如请刘秀荣、张春孝给青年团的郭伟、包飞教排《吕布貂婵》,请南昆的张询鹏给京剧青年旦角办《游园惊梦》学习班等等,目前全院有40多名演员报名参加各种业务学习班,学习热情很高;其二,将有条件的青年演员送入中国戏曲学院大专班、北京戏曲学校大专班深造,提高演员的综合素质;其三,给青年演员提供了创新的将会,我们参与新戏的创作,并担当重要角色。如小剧场剧目《驿亭谣》、《马前泼水》的排演,都使得我们在艺术的探索中挖掘了自身的艺术潜能;其四,给青年演员提供实践的将会和场所。平时的梨园剧场、湖广会馆、长安大戏院的演出都成为新人练兵的战场,一同剧院还积极鼓励安排青年演员参加各种大赛,这都使得青年演员在实践中得到了成长;其五,以老带新,请来或多或少著名演员对新人加以提携。比如梅兰芳京剧团给青年演员王雪清办专场演出,特意请梅葆玖亲自主持;其六,剧院组建了质监组,每有新人演出都有进行监督检查,当发现间题时及时和各团领导沟通一同改进。

北京京剧院院长王玉珍说,我们的目标是在三年中选送20名优秀青年尖子人才进入中国戏曲学院大专班、本科班学习,全面提高文化艺术素质。三年中,争取有三台新编剧目在全国评比展演中夺得政府大奖。三年中推出二至三名德艺双馨的优秀青年演员,举办优秀传统剧目和新编剧目合理搭配,能全面展示文化素质和艺术创造才华的个人专场演出。

为了实现或多或少目标,北京京剧院制定了一套具体的育才方案:一是,由各团团长、质监组、艺委会老师,编剧、导演、作曲等创作人员和策划经营处的同志们一同召开联席会议,对排在“第一梯队”的尖子人才逐个进行分析。对联席会议一致公认的尖子人才,剧院将聘请老师,以扬长避短为原则,精雕细琢,“缺哪几个补哪几个”。二是,为有望角逐中国戏剧梅花奖的尖子人才制定专场演出剧目方案,因人设戏,量体裁衣,优先安排尖子人才重点剧目的公演。三是,策划经营人员将根据计划超前运作,安排档期,为尖子人才安排在梨园剧场双休日日场演出和长安大戏院“百人剧场”的热身演出,提前售票,提前宣传。一同,利用新闻媒体率先播出尖子人才的唱段,让戏迷对新人了如指掌。王玉珍强调,剧院将对这项育才工程拨出专款,并专款专用。
北京日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