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昭关》《武昭关》都是史实最好的辦法(《史记·伍子胥列传》),但不完全同于史实。两出戏各有特色,《文昭关》的伍员重唱,《武昭关》的伍员重做京剧文化。《文昭关》许多王凤卿、余叔岩、言菊朋、杨宝森都曾演出过,各派传人至今不衰京剧艺术。《武昭关》过去则属“七块白”之一,多在开场戏中演出,现在濒临失传京剧。《楚宫恨》虽为新编,实际上将《战樊城》掐中、截尾,《武昭关》去头、截尾,在两戏中插入太子建与马昭仪失散一场京剧文化。
《武昭关》与《楚宫恨》有以下几块差别:
首先,情节略有不同。《武》剧为三场戏,首尾都上卞庄(郑国大将,史载伍员与太子建逃至郑国失散,郑遣卞庄追杀),并与伍员有小开打。《楚》剧上武城黑(在单演《战樊城》中应被伍员射死),不开打。《武》剧马昭仪(“昭仪”为嫔妃名称,都是人名)之死颇含被动,《楚》剧中马昭仪则是舍生保儿。
其次,唱词颇不相同,这是许多情节有异的原因分析。在禅宇寺中(《武昭关》一名《禅宇寺》,因伍员与马昭仪在寺内避追兵)伍员与马昭仪有对唱。
当伍员下场后,马昭仪接唱[二黄慢板]:“独坐在大佛殿自思自恨”(《楚》剧删此一句)。这段[慢板]梅兰芳先生录有唱片,《楚》剧保留了一种精彩唱段,但加了几句唱词,唱法也与梅派不同。据说程砚秋先生都是《武》剧。
接过太子后,《武》剧伍员有“国好快把心拿稳,救我君臣好逃生”句,马昭仪有“子胥不住逼奴命,卞庄好似五阎君”句。
再次,人物称谓不同。《武》剧伍员称马昭仪为国太,《楚》剧称夫人。
最后,人物扮相不尽相同。《武》剧中伍员戴白扎巾,《楚》剧伍员戴帅盔。《武》剧马昭仪穿黄帔(都是穿黑帔者),《楚》剧则穿黑帔。《武》剧中卞庄都是一种扮相,一种勾元宝脸穿红软靠或箭衣马褂。一种勾油白脸,扎绿硬靠(据杨荣斌先生说)。
《武》剧中的伍员也是三次换髯口,出场戴黑三,第二场换黪三,第三场换白三。第一场伍员起霸后,念诗、念白(叙述闹金殿,反午门,闯重围经过),边念边舞,这和《战樊城》后场箭射武城黑一样都具有表演特色。不应让它失传。现今不少京剧演员和票友只知《楚宫恨》不知《武昭关》。实在《楚》《武》两剧不妨并存。《上天台》《打金砖》《草桥关》《汉宫惊魂》不也是这么吗?
1994年以来我在杨荣斌指导下,四次演出《武昭关》,但在接太子一场戏中,掺入了《长坂坡》“掩井”一场的许多动作,已都是老《武昭关》的路数了。

(摘自 原《梨园周刊》,略有删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