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旦角,指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类别。在京剧艺术表演中,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旬慧生四位京剧表演艺术家被誉为“四大名旦”。他们以风格独特的演技在京剧舞台上尽领风骚数十年,为京剧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梅派】
▌创始人:梅兰芳
梅兰芳(公元1894—1961年),工旦。出生于梨园世家,祖籍江苏泰州,长期居于北京。在京剧表演艺术上精心钻研,勇于革新,创造了很多优美的艺术形象,发展了大量优秀剧目,改革与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国内观众对其十分欢迎和喜爱,“梅派”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经典剧目:《贵妃醉酒》杨贵妃
▌传人:著名梅派传人有言慧珠、杜近芳、梅葆玖、胡文阁、李胜素等。
▌代表剧目:《宇宙锋》、《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女起解》、《水斗断桥》、《奇双会》、《宇宙锋》、《廉锦枫》、《天女散花》《木兰从军》、《抗金兵》、《生死恨》、《西施》、《洛神》、《穆桂英挂帅》等。昆曲有《思凡》、《乔醋》、《闹学》、《游园惊梦》等。
【尚派】
▌尚派《昭君出塞》
▌创始人:尚小云
▌尚小云(1900—1976),幼入科班学艺,14岁时被评为“第一童伶”。初习武生,后改正旦,兼演刀马旦。他功底深厚,嗓音宽亮,唱腔以刚劲著称,世称“尚派”。代表作有《二进宫》、《祭塔》、《昭君出塞》、《梁红玉》等,塑造了一批巾帼英雄和侠女烈妇。
▌经典剧目:《昭君出塞》王昭君
▌传人:尚小云较著名的亲传弟子有张蝶芬、赵晓岚、雪艳琴、张君秋(后自创“张派”)、孙荣蕙(天津)、杨荣环(天津)、尚长麟(次子)、李喜鸿(北京)、孙明珠(陕西,学生,未拜师)、王紫苓(天津,主攻荀派,尚派戏演出不多)、董玉苓(北京)、李翔(北京)、包启瑜(内蒙古)、周百穗(贵州)、童葆苓(北京)、尚慧敏(长孙女、佳木斯)、段丽君(成都)等,再传弟子有马博敏(上海)、李莉(天津)、鞠小苏(山东)、周利(重庆)、王玲玉、王长君(天津)等。尚小云长子尚长春攻武生,幼子尚长荣攻花脸,女婿任志秋攻旦角。女尚秀琴未从艺。
▌代表剧目:尚派传统剧目有《玉堂春》、《三娘教子》、《御碑亭》、《雷峰塔》、《四郎探母》、《湘江会》、《乾坤福寿镜》、《十三妹》、《王宝钏》、《战金山(梁红玉)》、《银屏公主》等。新编尚派独有剧目数量很大,有《楚汉争》、《卓文君》、《红绡》、《张敞画眉》、《桃花阵》、《白罗衫》、《前度刘郎》等。
【程砚秋】
▌程砚秋《荒山泪》
▌创始人:程砚秋
▌程砚秋(1904—1958),自幼学戏,演青衣,受师于梅兰芳。他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创造,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追求“声、情、美、水”的高度结合,并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起伏跌宕、若断若续、节奏多变的唱腔,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程派”。程砚秋擅长演悲剧,编演过《鸳鸯冢》、《荒山泪》、《青霜剑》、《英台抗婚》、《窦娥冤》等戏,大多表演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
▌经典剧目:《锁麟囊》薛湘灵
▌传人:程砚秋弟子有荀令香、陈丽芳、赵荣琛、王吟秋、李丹林、新艳秋、侯玉兰、江新蓉、李世济、李蔷华等。
▌代表剧目:传统剧目而独具程派风格的有《四郎探母》、《贺后骂殿》、《三击掌》、《汾河湾》、《朱痕记》、《玉堂春》、《武家坡》、《三娘教子》等。新戏则有《青霜剑》、《文姬归汉》、《梅妃》、《红拂传》、《春闺梦》以及后期的《锁麟囊》、《女儿心》等。
【荀派】
金玉奴
▌创始人:荀慧生
▌荀慧生(公元1900—1968年),工花旦、闺门旦。河北东光县人。首次于天津登台。1910年人京,师从梆子演员侯俊山。19岁时(公元1918年),参加喜群社,从此专演京剧。旬慧生功底深厚、戏路宽广,又出身于梆子班,所以能吸取梆子旦角艺术之长,将京剧青衣、花旦、闺门旦、刀马旦的表演熔于一炉,兼收京剧小生、武生等行当的技艺,从唱腔、念白、身段到化妆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造,并逐渐形成风格新颖、独树一格的“旬派”艺术。
▌传人:荀派艺术丰富多彩,流传极广。荀慧生一生收徒之众,不计其数,他指导和亲自传授的后人、学生、徒弟有:吴纪敏、金淑华、李薇华、王紫苓、宋德珠、毛世来、童芷苓、李玉茹、李玉芝、吴素秋、赵燕侠、小王玉蓉、张正芳、尚明珠、厉慧敏、陆正梅、宋长荣、李妙春、许翰英、刘长瑜、孙毓敏等,其长子荀令香工旦,其女荀令莱亦为其传人。
▌代表剧目:传统戏有《金玉奴》、《花田错》、《英杰烈》、《游龙戏凤》、《儿女英雄传》等。其新排剧目的数量之多为四大名旦之首,有《钗头凤》、《荆钗记》、《柳如是》、《美人一丈青》、《绣襦记》、《霍小玉》、《香罗带》、《还珠吟》、《杜十娘》、《红娘》等。
【张派】
张君秋《望江亭》剧照
▌创始人:张君秋
▌张君秋,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小名旦之一,旦角张派创始人,1920年生于北京,卒于1997年,原名滕家鸣,字玉隐,祖籍江苏丹徒。 他自幼家贫,父滕联芳,随母张秀琴在各地客串演出,后经李多奎介绍,14岁拜李凌枫为师,专攻青衣。
▌经典剧目:《望江亭》,谭记儿
▌传人:张派传人遍及全国各地,有近百名之多,其中有吴吟秋,薛亚萍,杨淑蕊,王婉华,张学敏,王蓉蓉,董翠娜,赵秀君、雷英等。
▌代表剧目:张派代表剧目有:《西厢记》,《望江亭》,《状元媒》,《秦香莲》,《诗文会》,《金山寺 断桥 雷峰塔》,《赵氏孤儿》,《刘兰芝》,《楚宫恨》、《彩楼记》、《怜香伴》、《珍妃》、《秋瑾》、《芦荡火种》等。
【王派】
经典剧目:《雁门关》,萧太后
▌创始人:王瑶卿
▌王瑶卿,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在梨园界被尊奉为“通天教主”。他生于1881年,卒于1954年,原名瑞臻,字稚庭,号菊痴,晚号瑶青,斋名“古瑁轩”,祖籍江苏清江(今江苏淮安)。其父为晚清著名昆曲演员王绚云。
▌传人:王瑶卿46岁时因“塌中”而离开舞台,致力于戏曲教育事业,在戏曲教育方面堪称一代宗师,其入室弟子数以百计,主要传人除四大名旦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之外,还有芙蓉草(赵桐珊)、筱翠花(于连泉)、荣蝶仙、徐碧云、王玉蓉、朱琴心、黄玉麟、程玉菁、黄咏霓(雪艳琴)、华慧麟、章遏云、于玉衡、刘秀荣、谢锐青等。梅兰芳曾说自己是“按他的路子完成他未竟之功的”。程砚秋扬长避短,创造 “程腔”,是在他直接指导下完成的。
▌代表剧目:《儿女英雄传》、《雁门关》、《混元盒》、《汾河湾》、《南天门》、《牧羊圈》、《珠帘寨》、《十三妹》、《福寿镜》、《荀灌娘》、《木兰从军》、《万里缘》、《娘子军》、《棋盘山》、《珍珠烈火旗》、《孔雀东南飞》、《玉堂春》、《穆柯寨》、《庚娘传》、《五彩舆》、《琵琶缘》等。另外,中国戏曲学校排演的《白蛇传》和中国京剧院排演的《柳荫记》均由他担任唱腔设计,其中倾注着他的心血,保存着王派演唱的精髓。
【赵派】
《花田错》中赵燕侠饰春兰
▌创始人:赵燕侠▌赵燕侠,1928年出生于苦难的梨园世家,祖籍武清区曹子里乡大三庄村。自幼在父母督导下练功学艺,7岁随父离开家乡到杭州、上海等地搭班唱戏。后来辗转到了北京,先后拜李凌枫、荀慧生、褚玉香、何佩华等名家为师,学习了王(瑶卿)、荀、梅派的艺术特点。15岁,主演《十三妹》,开始在京剧舞台崭露头角,后又主演《大英烈传》,并与前辈名家金少山、谭富英、杨宝森、马连良等联袂演出《武家坡》、《二进宫》、《霸王别姬》、《坐楼杀惜》等剧目。她戏路宽,青衣、花旦、刀马旦、文武小生等多种行当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都能演。而且从剧中人物性格出发,突破程式、行当的界限,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她做戏洒脱,唱腔悠扬婉转,节奏鲜明,念白清脆甜亮,咬字清晰,为业内外行家所称道。
▌经典剧目:《碧波仙子》,碧波仙子
▌传人:赵燕侠的女儿张雏燕前几年曾登台演过母亲的几部代表作,如《碧波仙子》,也参与过“音配像”,但由于健康原因转入幕后,现已退休。江苏省京剧院赵道英曾有“小赵燕侠”之称,可惜英年早逝。阎桂祥是赵老入室弟子,梅花奖得主,上海赵群深得他的真传,有小阎桂祥的美誉。常秋月与吴昊颐都跟阎桂祥学了赵派的戏。
▌代表剧目:常演剧目有《辛安驿》、《白蛇传》、《玉堂春》、《红梅阁》、《碧波仙子》、《芦荡火种》、《杜鹃山》、《花田错》、《闯王旗》等。
【黄派】
▌创始人:黄桂秋
▌黄桂秋(1906—1978),名德铨,字荫清,自号桂荫轩主,祖籍一说为湖北江夏人,另一个广泛的说法是安徽安庆人,出生于北京。京剧表演艺术家,旦角黄派的创始人。“黄桂秋”是其姐妹的名字,借来作了艺名。
▌经典剧目:《春秋配》
▌传人:黄桂秋弟子很多,有言慧珠、李玉茹、童芷苓、王熙春、曹慧麟、金素雯、顾正秋、新桂秋等。子黄正勤工小生。虽然黄的传人并不少,但是真正将黄派流传于世发扬光大的却是凤毛菱角。并不是学生门不想发扬,借用顾正秋老师当时在“绝版赏析”栏目上说的一句话:“不是我们不想替师傅发扬黄派,是我们实在是没有老师那条得天独厚的好嗓子”。这也导致了“黄派”传人的缺乏,以至于现在这个流派几乎“濒临灭绝”的局面。
▌代表剧目:《起解会审》、《新春秋配》、《别宫祭江》、《梁红玉》、《秋香三笑》、《冤禽恨》、《姜皇后》、《鞭打芦花》、《蝴蝶媒》等。
本文源自:京剧艺术社区 作者莫戚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