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先秦(萌芽期)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点和风格的艺术样式之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用来娱神的原始歌舞。如:傩戏、社火、秧歌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唐代中后时期(形成期)
中唐以后,中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产生了一批用歌舞演故事的戏曲剧目。
宋代(发展期)
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元代(成熟期)
“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中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12世纪中期到13世纪初,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元杂剧和金院本,如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及《赵氏孤儿大报仇》等作品。这个时期是戏曲舞台的繁荣时期。
明清(繁荣期)
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明代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温州是它的发祥地)。
明代中叶,传奇作家和剧本大量涌现,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汤显祖。16世纪明朝中叶,江南兴起了昆腔,涌出了《十五贯》、《占花魁》等戏曲剧目。
明后期的舞台,开始流行以演折子戏为主的风尚。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写人民群众心中的英雄,如穆桂英、陶三春、赵匡胤等。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向全国发展,京剧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剧种,将中国的戏曲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近代(革新期)
辛亥革命前后,一批有造诣的戏曲艺术家从事戏曲艺术改良活动,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这段时期内,一些有志之士对戏曲进行了改革。中国戏曲中率先形成了融合编、导、舞,音、美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机制,率先开始了中国戏曲艺术大写意与大写实相结合的机制。
现代(争辉期)
新中国成立后,涌现了一批优秀剧目,如京剧《将相和》《白蛇传》,评剧《秦香莲》,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昆剧《十五贯》等。
历史京剧《海瑞罢官》之后,又陆续推出一系列优秀作品,如京剧《白毛女》《红灯记》《奇袭白虎团》,越剧《西厢记》,评剧《刘巧儿》,沪剧《芦荡火种》,豫剧《朝阳沟》等。
粉碎“四人帮”后,为群众喜爱但被停演或遭到批判的大量传统剧,如京剧《谢瑶环》,莆仙剧《春草闯堂》,吕剧《姊妹易嫁》等也得以重新上演。
戏曲艺术发展到今天,经过不同的时代,不断适应新时代、新观众的需要,保持和发扬民族传统的艺术特色,戏曲界提出的“现代化”与“戏曲化“的问题,已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积极探讨和积极实践的问题。
文章来源:剧场服务园
评论(0)